成品油量熱儀認為-成品油價下調或成泡影
廣大車主期盼的國內成品油月底降價再次成為“泡影”。最新公布的監測數據顯示,三地原油變化率目前已下滑至-3.21%,這距離該數據變動-4%國內油價即可觸發調價窗口的“紅線”已經不遠;但是,三地原油變化率的下跌速度在8月末已經明顯放緩,每日下跌幅度僅在-0.1%左右。業內人士認為,在目前國際原油價格企穩回升的情況下,本月10日之前,三地原油變化率或難達到-4%,調價窗口則難以打開;如果國際油價保持此態勢,則此次期待的油價下調窗口開啟可能成為泡影。中科三博解析原因。
8月底降價預期落空
已經進入9月,國內成品油調價窗口并未在8月底如期打開。廣大車主期盼的國內成品油月底降價再次成為“泡影”。
上周以來,國際原油價格呈現出了明顯的反彈趨勢,不僅連續多個交易日漲幅明顯,并且創出了近一個月以來的最高價格。盡管三地原油變化率仍徘徊在-3%左右,但業內仍普遍預計,伴隨著國際油價的震蕩上行,國內成品油市場的調價預期或再次落空。
中科三博石油量熱儀技術人員認為,盡管三地原油變化率上周以來始終徘徊在-3%左右,但是按照目前國際原油價格的走勢預估,三地原油變化率已難以達到-4%的調價臨界點,因此國內成品油價的下調也比較渺茫。
9月初發改委下調成品油價格的可能性則幾乎沒有。正是由于看到油價下調窗口開啟的希望接近渺茫,在市場操作方面,原來看跌的消極情緒已經有所改變,加上近期中秋、國慶雙節汽油需求的新一輪行情提振,市場上將會有一輪補庫行情,批發價格還將上漲。
中科三博調查介紹,受之前預期降價的影響,許多企業及油企都在8月底減少了庫存。然而,降價預期落空后,各方又紛紛加大庫存量。每年9月至春節后都是成品油消費旺季,秋收以及天氣變冷都會加大成品油的市場需求,所以降價的可能性并不大。
業內人士表示,由于成品油調價遲遲未動,加上外圍市場反彈,國內成品油市場已開始萌生看漲心態。作為行業風向標的山東地煉成品油市場本周已率先出現回暖跡象。監測數據顯示,9月1日山東地煉93號汽油出廠均價8590元/噸,較8月29日價格上漲了40元/噸,0號柴油出廠均價8108元/噸,較8月29日價格上漲了19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