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科三博調查組發現,國際原油(原油量熱儀可檢測油品的發熱量大卡,價格有所降低)價格近期出現階段性反彈行情,帶動國內成品油(成品油測硫儀可檢測油品的全硫含量,價格將會一直穩定)價格上調的預期再起。專家認為,眼下國內成品油調價能否兌現仍充滿不確定性。值得擔憂的是,油價上調預期一旦產生,可能加劇市場惜售心理,不利于國內“柴油荒”的緩解。
能源研究機構預測,截至15日,三地原油變化率已達到3.58%,逼近4%的紅線。
業內人士表示,如果布倫特油價維持在112美元/桶以上,三地原油變化率在11月下旬可能突破4%,國內成品油價格上調窗口可能再度開啟。當然,油價上調窗口開啟之后,國家往往不會即時調價,正式調價估計要拖到12月份。
雖然成品油調價窗口是否能夠最終開啟還是未知數,可一旦上調預期形成所產生的心理效應卻是值得警惕的,這將是我們一直關注的問題。
中石油規劃總院一位油品專家告訴記者,成品油批發市場對消息面高度敏感。一旦市場上形成上調預期,投機行為將隨之增加,處在成品油流通環節的中間貿易商可能趁機囤貨惜售待漲,這對國內“柴油荒”的緩解將形成不利因素。
據統計,截至11月11日,全國0號柴油批發均價為8485元/噸,比國內柴油最高零售限價高出255元/噸。其對全國近300座社會油站的監測顯示,11月11日,僅有54%的社會油站可以保證正常銷售,仍有16%的社會油站存在斷油現象。
11月14日,商務部公布了關于“十二五”期間石油流通行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逐步探索建立全國聯網的成品油庫存監測網絡,指導石油流通企業建立成品油商業儲備體系,各地可結合本地區實際,探索建立柴油地方儲備,以防止供應不足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