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中國石化發布的三季度業績報告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兩大油企凈利潤超過1600億元,但煉油業務卻繼續出現巨額虧損,共虧損646.39億元。 還好油品化驗設備行業價格穩定,銷售量比較平穩,讓采購商們放心不少。
今年前三季度,中石油煉油業務虧損415.39億元,中石化煉油板塊虧損231億元。
對于中石油、中石化來說,煉油虧損早已不是新聞。2007年,中石油煉油與銷售板塊虧損206.8億元、中石化煉油虧損104.52億元;2008年,兩者分別虧損829.7億元、615億元。2008年3月,中石化還據此獲得123億元財政補貼。
對于今年前三季度的虧損,中石油稱是“受國際原油價格高位運行及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控力度加強影響”,中石化解釋說是“煉油廠到廠原油成本比較高”。
然而,有意思的是,國家發改委發布的一項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至8月,國內煉油行業累計虧損僅18.4億元——雖然統計時段和口徑有些差別,但兩個數據之間的巨大差異依然不免讓人吃驚。
是誰對沖了石化雙雄煉油業務的巨額虧損?顯然,只能是國內其他煉油企業——目前中石油、中石化煉油產能約占全行業的80%,此外還有60多家地方煉油企業,其中半數在山東。
“我們只要有油可煉就會有盈利,無非是盈利多少的問題?!鄙綎|東營一家煉油廠負責人說,“我們煉的是品質差的燃料油,比煉原油成本高很多,還能不虧損;中石油、中石化煉油為什么會虧損,我也不大明白。”油品質量好壞需要用油品檢測設備-量熱儀、馬弗爐、測硫儀檢測來判斷優質油和劣質油。
這家煉油廠負責人說,地方煉廠最苦惱的事不是虧損,而是沒有穩定的油源;沒有油源就等于無米下鍋,沒法開工。
據全國工商聯石油業商會統計,目前國內地方煉油廠約有1.3億噸煉油能力,但每年煉油只有約4000萬噸,近9000萬噸的產能被浪費。
一邊是能生產但頻頻虧損,另一邊是不虧損但不能生產,國內煉油業“怪現狀”背后隱藏著怎樣的癥結?
據業內人士介紹,現在中石油、中石化每年統一配給地方煉廠的原油僅179萬噸,與1.3億噸的煉能相比,這點油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當前地方煉廠最主要的油源是燃料油——燃料油是原油在煉廠加工過程中的一種渣油,可以提煉出一部分成品油,但是成本比原油提煉要高得多。
“用燃料油煉油的成本要比用原油的成本每噸高出約1300元。2009年以后,國家把燃料油消費稅由0.1元/升提高至0.8元/升,僅繳稅的部分,燃料油就比原油每噸要高800塊錢?!瘪R莉說。
而在下游的成品油批發零售環節,石化雙雄同樣主宰著市場。“目前全國共有加油站11萬多家,其中民營加油站約5萬家?!瘪R莉說,“雖然民營加油站數量占總數的46%,但民營加油站多在偏遠地方,大城市、主干線的加油站主要是中石化、中石油的,所以民營加油站的成品油零售量比例并不高?!?
中科三博認為,煉油化工一體化和規?;a已成為石化行業發展趨勢,所有化驗油品的設備都從半自動改為全自動一體化設備。建議國家推動國有煉油企業和民營煉油企業在整個產業鏈上加強戰略合作。同時,地方政府應協助民營煉油企業集中資源、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形成“集團軍”優勢,同時建立和完善地煉成品油儲運銷售體系,使地方煉廠的成品油直接供應民營加油站,減少銷售和運輸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