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由國內電力企業自主開發建設運營的首座千萬噸級特大型煤礦——華電內蒙古蒙泰不連溝煤礦迎來了他的百日禮。這座新建煤礦自6月30日通過國家驗收正式投產以來,運營管理規模不斷邁上新臺階,始終保持了安全平穩運行的良好態勢,生產運行管理日趨成熟規范,配套工程建設穩步推進,煤炭生產銷售快速增長,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多方面的成績。截至9月30日,不連溝煤礦今年累計生產原煤約700萬噸,實現連續安全建設生產1425天。轉觀念拓思路謀發展近幾年,火電企業受煤炭價格輪番上漲擠壓,生產經營逐步陷入困境。在煤電價格體制倒掛的大形勢下,虧損成為整個行業不能承受之痛,煤炭供應數量不足、價格攀升成為制約發電企業經營發展的關鍵因素。
如何扭轉困局,在價格上漲、煤炭緊缺的大背景下,解決煤炭供應的困境,尋求發電企業生存發展的突破口,中國華電集團公司進行了有益的探索———通過開發建設不連溝煤電一體化項目,在短短幾年時間初步形成以煤為基礎的產業集群,為發電企業“解困”找到了一條新路徑。市場競爭的法則是優勝劣汰。縱觀整個發電行業不難看出,能夠在逆境中破解火電企業贏利瓶頸決非偶然。是什么促成了華電集團從經營電廠到建設煤礦,實現集約化發展的呢?面對電煤價格連續上漲的困擾,華電集團領導班子審時度勢,將企業的發展定位在國家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戰略大格局下,結合宏觀經濟形勢、電力行業的大背景,通過綜合分析企業內部和外部發展環境,認為再固守傳統依靠煤炭企業供應燃料的理念不放,企業將難以扭轉虧損的局面;只有眼光向內,實施戰略性煤炭開發、改變單純依賴煤炭企業供應的格局,才是當前發電行業“突圍”的正確方向。
據了解,不連溝煤礦鐵路專用線分為兩段,西接呼準鐵路何家塔站,東接大準鐵路二道河站,是不連溝煤礦及物流園區項目的配套工程,鐵路大宗運輸延伸到了礦區坑口,為礦區煤炭外運提供了全天候、大能力、低成本、節能環保的快速運輸通道,鐵路專用線的建成極大地提高了區域運輸的機動靈活性,并對沿線地方經濟發展具有一定推動作用。站在高高的觀景臺上俯視不連溝礦區,管理規范,秩序井然。即將建設完成的循環經濟工業園區正在醞釀中準備厚積薄發。在礦區,記者遇見了剛剛升井的煤礦工人,他們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對不連溝煤礦的未來充滿信心。煤礦、選煤廠、煤矸石熱電廠以及鐵路專用線這一循環經濟鏈條,已經將這片高原熱土逐漸開發成為集煤炭、電力、環保于一體的綜合性能源基地。它不但為華電集團所屬電廠提供煤炭,獲得較好的投資收益,更有助于華電集團步入綜合性能源集團發展的軌道,是華電集團調整結構取得的重大成果。對于這樣的有益嘗試,前中電聯燃料分會會長解居臣給予了高度評價:“煤電路一體化在有條件的發電企業,特別是大的集團公司非常可行,這樣的模式可以使發電企業盡可能多的占有煤炭資源,減少因為煤炭市場價格波動帶來的經營風險。事實上,華電集團正在通過不連溝煤礦的建設管理運營去構建這樣的理想局面。”循規律善借鑒重管理作為華電集團戰略調整的標志性工程和示范性工程,不連溝煤礦從開始建設就承擔著光榮而艱巨的歷史使命,從前期、基建到去年的試運轉再到今年的通過驗收正式投產,不連溝煤礦經歷了一個又一個挑戰,也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它的建設及運營,生動地講述了一個電力企業將其自身優勢與地方煤炭資源開發相結合的全新嘗試,其成功的步伐才剛剛開始向前邁進,隨著后續建設的不斷展開,更多的先進經驗將在行業中不斷推廣開來。
通過建設不連溝煤炭基地,華電集團在建設大型煤炭基地方面摸索出了許多十分寶貴的經驗,對煤炭行業自身的發展規律以及對煤炭產業的發展思路也有了更深的認識,為其他電力企業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第一,煤電一體化發展是我國能源產業發展的基本取向,它從源頭保障了煤炭供應,緩解了政府壓力。近幾年煤炭價格上漲較快,電力企業虧損嚴重,從長遠上講,電力企業要改善經營狀況,最重要的還是解決電煤價格問題。要解決這一問題,現實看,最有效的解決方法還是實現煤電一體化、煤電聯營,從發電產業鏈上游的源頭保障煤炭供應的安全,這既增強了企業成本控制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又能夠有效緩解政府調控的壓力。
第二,煤炭產業(煤炭化驗設備)發展必須與電源發展相適應。電力企業發展煤炭產業必須要與電源發展相適應。原因在于我國煤炭產量的一半以上用于發電,因此電力企業經營煤礦首要任務是要滿足發電企業的“內需”,立足于內部市場需求,并實現與企業電源點布局的配套發展。
第三,煤炭資源(煤炭量熱儀檢測煤炭熱值)生產與消費的逆向分布特點,決定了煤炭產業發展必須與物流相匹配。煤炭的轉化主要分屬電力、冶金、化工和建材四大行業,需要通過鐵路、水路和公路運輸才能實現。由于我國的經濟發展現狀決定了“北煤南運”、“西煤東調”的基本格局,必然會受到運力瓶頸的制約。因此,建設煤炭基地必須平衡好煤炭生產與物流配送的關系,著力打造煤炭資源開采、轉化、運輸的完整產業鏈,以提升電力企業的煤炭自供能力。
第四,煤炭生產(煤炭測硫儀檢測煤炭全硫含量)的高安全風險特點,決定了煤炭產業發展必須實施專業化管理。在煤炭生產過程中,不可控因素較多,安全生產也因此成為煤礦管理的重中之重。這就要求在煤礦建設中做到全過程管理,將電力企業科學嚴謹的管理態度延續到煤礦建設中,實施煤炭產業的專業化管理,以專業化管理保證安全,提升運營效益。
第五,煤炭產業(煤炭馬弗爐檢測煤炭的灰分揮發分和固定碳)發展必須走循環經濟之路。我國水資源與煤炭資源總體呈逆向分布,多數富煤地區都是貧水、生態環境較差的地區。在煤炭開采的過程中,也引起了地表沉陷和瓦斯、煤矸石、礦井水、洗煤廢水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極易造成生態失衡。因此,發展煤炭產業必須堅持以資源價值最大化和綜合效益最大化為目標,構建循環經濟體系,實現低投入、高效率和低排放的煤炭產業可持續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