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由國家能源局牽頭制定的稀缺煤種保護性開發管理辦法基本制定完畢,有望近期出臺。針對稀缺煤種,該辦法將明確提出總量控制原則。煤炭量熱儀技術人員分析認為,一旦從總量上對稀缺煤種開發進行控制,稀缺煤種與動力煤享受同樣估值的時代或將終結。針對稀缺煤種進行總量控制可行的路徑是兩者結合,即同時從供給側和需求側展開。在需求側進行總量控制的最好方法是強制用煤企業進行技術升級,改進工藝,以減少對稀缺煤種需求。
缺乏煤炭消費分類體系
近年來,一些地方和煤礦企業為追求產量和經濟效益,對稀缺優質煤種非法開采生產,造成了我國煉焦煤資源開發秩序混亂。
減緩需求才是最好的保護
煤炭工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征求意見稿中提出,將對優質煉焦煤和無煙煤資源實行保護性開發。選用煤炭量熱儀、測硫儀、馬弗爐進行國標驗證,來判斷煤的質量和品種。其實,早在煤炭工業發展“十一五”規劃中,在談到各個區域煤炭優化布局時,就先后提出對東北地區煉焦煤資源和山西省優質煉焦煤資源進行保護性開發。但是,五年多時間過去了,有關部門并沒有就優質煉焦煤資源的保護性開發出臺過任何相關細則或管理辦法。
提高稀缺煤種使用可替代性
中科三博煤炭化驗人員認為,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減緩這些稀缺煤種資源需求的增長。
首先,改進技術設備,提高稀缺煤種在實際使用中的可替代性。煉焦煤主要用于焦炭冶煉,無煙塊煤主要用于合成氨造氣。從技術設備來講,資源較為稀缺的主焦煤和優質無煙煤并不是不可替代的,可以通過提高技術水平,改進設備,減少這些煤種資源的使用量。比如,搗固煉焦工藝所需的主焦煤要遠遠少于配煤煉焦工藝所需,未來通過改進工藝進一步減少煉焦過程中主焦煤的使用量也未必不可能,可以通過改進合成氨生產中煤氣化工藝來增強煤種的適應性。通過這些工藝改進之后,優質主焦煤和無煙煤資源需求相對減少了,最終這些煤種保護性開發的空間也就大了。
其次,通過提高技術水平,減緩稀缺煤種工業制成品需求增長。焦煤和無煙煤的下游產品主要是焦炭和氮肥。如果焦炭和氮肥需求增長速度能夠適當放緩,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減緩稀缺的焦煤和無煙煤需求增長。當前我國高爐冶煉的入爐焦比仍遠遠高于發達國家,未來通過不斷提高生鐵冶煉技術,降低入爐焦比仍有較大空間。目前,測土施肥仍沒有在我國全面推廣,農業用肥仍屬于粗放式。未來可以通過測土施肥以及其它方法,提高化肥利用率,減少不必要的浪費。通過減少焦炭和化肥使用,最終也會減少焦煤和無煙煤需求,從而實現這些稀缺煤種達到保護性開發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