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產業作為重要的經濟產業,煤礦安全生產不容小覷。
第一、“安全第一”不容違背
目前,我國北方地區已進入供暖季,但煤炭業的寒冬仍在延續。產能過剩、進口煤沖擊、環保政策剛性約束、非煤資源替代,煤炭正遭遇內外雙重壓力。
在煤炭經濟下行壓力下,煤炭企業在經營上持續虧損,企業因困難而無法維系之時,安全還能繼續堅守嗎?
對此,安徽省煤炭協會會長徐安昆認為,無論到何時,煤炭企業都要堅持“安全第一”,這是不容違背的鐵律,但在如此困難時期,僅靠企業自身的力量是不夠的,需要國家出臺相應政策,減輕煤炭企業相應稅費,加大市場整頓力度,打擊非法生產、超能力生產,為煤炭企業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讓煤炭企業盡快走出困境。這才是保證煤礦安全生產的正道。
第二、智能化水平亟待提升
在我國煤礦主要五大災害中,瓦斯災害和水害近年來因其事故頻發、一次傷亡人數多、影響面廣、損失巨大而倍受社會各界的關注。
業內人士指出,按照國家“先抽后采、先探后掘”等有關方針,采用鉆孔抽采瓦斯和探放水是預防上述災害事故發生的根本措施。因此,集中全煤炭行業的科研攻關力量,積極推廣煤礦鉆探新裝備、新技術,提高全國煤礦安全生產科技含量,充分發揮科技對煤礦安全生產的支撐作用具有深遠影響。
第三、突破技術瓶頸
北方交通自2006年進入煤炭機械領域以來煤機板塊發展迅速,在行業內樹立了良好的口碑,并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力。北方交通以掘進機和鉆機為兩大拳頭產品,同時開發生產采煤機械、無軌膠輪運輸車、礦用搶險救援裝備、洗選設備和礦用建機五大類產品,形成了“2+5”的產品格局,為我國煤炭行業提供了大批先進、可靠、高效的煤炭機械與安全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