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天氣干旱,用電量增加等多因素影響,9月份以來,南方多省市出現不同程度電荒,來勢洶洶,讓人心慌。
據報道,南方電網所覆蓋的5個省份,再加上浙江、四川、重慶等地電力缺口已達2000萬千瓦。在缺電的同時,電力企業非計劃停機現象依然嚴重。而據南方電網公司預測,四季度南方五省區電力缺口1400萬千瓦左右,今冬明春電力供應形勢也不容樂觀,明年上半年電力缺口將在1000-1500萬千瓦。
南方電網涵蓋的廣東、廣西、貴州、云南和海南5省區電力短缺最為嚴重,預計三季度全網將面臨電力電量雙缺,最大缺口1200萬千瓦,個別地區將缺電20%以上。其中,缺電最嚴重的廣東省預計9月全省最大電力缺口超過800萬千瓦。
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以下簡稱中電聯)9月初發布的發電機組情況通報,2011年上半年,華能、大唐、華電、國電、中電投集團及各主要地方電力投資公司火電機組臺年平均非計劃停運時間為31.32小時;相比之下,華能、大唐、華電、國電、中電投集團、長江電力等企業水電機組臺年平均非計劃停運時間只有5.08小時。
進入9月,從浙江、廣東到中西部的山西、湖南、重慶等地接連出現拉閘限電,電荒呈現持續蔓延之勢。在浙江,眾多中小企業仍處于拉閘限電狀態。今年初至今,浙江已經歷5輪有序用電,先后12次啟動或調整有序用電方案,自8月17日起實施最大有序用電方案C級,錯避峰300萬千瓦。
在需求加大的同時,作為電力行業上游的煤炭,今年以來價格不斷上漲,電力企業成本上升,直接影響了電力的供應。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指出,目前電廠煤炭庫存大幅下降,但由于沒錢或者買不到煤,以及煤電博弈,火電廠囤煤積極性并不高。但是,如果現在不開始增加庫存,一兩個月后各電廠集中買煤,再加之11月份鐵道部會進行大規模線路檢修,到時候運力根本不夠,運煤量要增加很困難。
而電荒的影響也在逐步顯現。
電荒對市場的影響其實是多方面的,所有的工農業生產,居民的生活都對它有深深地依賴,作為現代生活最重要的能源和動力源,它關系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何時能走出電荒的怪圈,實現電力的合理,有序利用,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我們應該不斷追求的目標,別讓電荒變成人慌,最終影響社會的和諧。
在電煤生產與確保安全的角力中,無疑是安全工作暫時占了上風,正是因為如此,中國南方動力煤主要產地的貴州省出現令人費解的電煤緊張局面。
另一方面,專家認為,“市場的煤、計劃的電”這種制約電煤供應的體制性問題也是導致煤電受限的重要因素。貴州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的一位官員稱,省內外煤炭價格差別大,產煤企業和發電企業均出現虧損,積極性嚴重受挫。
這些都在相當程度上加劇了南方區域電力緊缺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