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現在煤炭產業現狀細說煤炭產業面臨的問題
大家都知道,煤炭是我國的主要能源,“十一五”期間,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煤炭工業發展的科學化水平顯著提升,具體表現在:首先,煤炭產量大幅增長,全國年產量由2005年的23.5億噸,增加到2010年的32.4億噸,每年以1.8億噸的幅度激增,今年上半年全國煤產量達到13.7億噸,同比增長12.7%;其次,煤炭工業的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全國煤礦的數量由2005年的2.48萬處減少到“十一五”末的1.5萬處,平均單井規模由10萬噸提升到20萬噸,同時建成了年產120萬噸以上的大型煤礦661處,產量達到18.8億噸,在600多處120萬噸以上的礦井中建成1000萬噸特大礦井和露天礦井37座,全國年產量超過5000萬噸以上的企業達到13戶,產量超過1億噸的煤炭企業達到5戶,他們的產量占全國煤炭產量的1/4;三是煤炭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一批重大煤炭基礎理論研究、關鍵技術攻關取得重大突破,大型重大裝備制造能力顯著增加,年產1000萬噸成套裝備的井下工業化實驗進展順利,諸多現代煤化工示范項目都取得了成功;四是行業改革取得顯著成效,現代企業制度普遍建立,企業自主經營、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經濟效益大幅度增加,煤炭板塊有33家上市公司;五是和諧礦區建設取得顯著進展,職工收入有了較大增長,2010年國有大型煤炭企業在崗職工年均工資4.5萬,這個水平在工業企業中盡管還是比較低的,但和煤炭行業自身相比增加的幅度也是很大的,同時,企業加大棚戶區改造,沉陷區的治理,為和諧社會的建設做出了較大的貢獻。
在看到我們煤炭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我們也可以清楚的認識到當今我們所面臨的諸多問題。尤其是在這幾個方面比較明顯
第一,煤炭資源的保障減弱,供應難度加大。從煤炭資源勘探出的儲量占預測資源量的1/4,我們經常講我們國家煤炭儲量有幾萬億,但真正探明的只有1/4,目前可供建井的資源嚴重不足。
第二,從煤炭生產布局來看,煤炭資源越來越向晉陜蒙三個地區集中,去年三地煤炭產量占全國煤炭產量57%,今年上半年三地煤炭產量占全國產量近59.4%。同時從煤炭供應資源來看,過去中部和東部一些省區象安徽、河南等煤炭輸出省現在都變為煤炭輸入省,區域市場調節難度加大,西部煤炭產量比重過高,運輸壓力加大,為全國煤炭長期穩定供應帶來新的挑戰。結構不合理的問題依然突出,目前全國30萬噸以下的小型煤礦還有1.2萬處,占煤礦總數的80%以上。調整產業結構面臨著布局趨同、非煤產業發展質量不高等問題,尤其是煤化工產業的表現最為明顯。目前,有相當一部分大型煤炭企業非煤產業的比重超過了80%,但80%以上的利潤還是來自煤炭產業,調整產業結構存在著人才、技術和市場等多方面的制約。
第三,生產環境的約束加大,2010年煤炭在我國一次能源的生產和消費比重分別是76.8%和70.9%,我國的煤炭產量占世界煤炭產量的生產量和消費量分別是48.3%和48.6%,煤炭消費總量增加應對氣候變化的壓力加大。特別是煤炭資源的開發快速向西部生態環境脆弱地區轉移,富煤地區的環境承載能力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第四,轉變發展方式的任務依然艱巨。在旺盛的煤炭市場需求拉動下,煤炭企業的發展仍然保持了擴大規模,以規模求效益的慣性思維,煤炭企業經濟效益的增長相當一部分仍然來源于產量的增加、價格的上揚,發展方式的根本性改變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世界在發展我們也要進步煤炭產業的問題解決了我們這些做煤炭化驗儀器的也會跟追其后,努力跟上你們的步伐為了與你們一起并肩行走我們鄭州三博也研發出來的很多新型的煤炭化驗儀器,我們的化驗儀器采用新型的研發技術和高品質的質量。我們的宗旨是:“用服務與真誠來換取你的信任與支持,互惠互利,共創雙贏!”我公司愿與國內外各界同仁志士竭誠合作,共創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