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煤炭行業進入“冬季”。
冬季,蕭條的季節。萬物皆眠,植物不再生長,動物們紛紛儲糧冬眠,冬季的寒冷也讓很多人望而卻步,熬冬變成很多人的選擇。然而,我們也能看到一些愿意挑戰自我的人在砭肌刺骨的冷水中舒展筋骨,其勇氣和毅力令人驚嘆。
我國越來越多的企業經營遇到困難。最嚴重的當屬煤炭行業(這里所指也包括煤炭周邊行業,像煤質分析儀器行業和煤炭化驗設備行業,都會受到牽連),截至目前,全社會煤炭庫存已接近3億噸,煤炭的平均價格比去年同期已下降近200元。煤炭行業如何度過這嚴寒的冬季,是消極卻舒適地熬冬還是積極卻辛苦地冬泳? 為所有的煤炭企業喊個口號:一定要——變“熬冬”為“冬泳”。
要想變“熬冬”為“冬泳”,提升管理是根本。面對煤炭業寒冬不斷降低的溫度,僅僅粗放型發展方式的老式“棉衣”已明顯不能抵御寒風了,而煤炭需求的“陽光”也變得稀缺起來。面對煤炭價格持續下滑的嚴峻市場形勢,山東能源集團提倡“成本為魂”理念,追求內涵式發展。壓縮一切非生產性開支,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確保噸煤可控成本同比下降3%。著力培育能源、現代服務業為其支柱產業,目前,山東能源集團已經建立了供銷統一、戰略儲備、市場交易“三位一體”的煤炭專業物流發展新模式,建立了“煤路港行”一體化運作的物流產業發展格局,將優質煤炭銷往大江南北(優質煤的確定,要使用煤質檢測設備-量熱儀,測硫儀,馬弗爐等國家標準的化驗設備)。這樣一來,棉衣還是那件棉衣,節約了成本,增強了企業自身的實力,鍛煉了筋骨。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我們相信,“熬冬企業”如果都像山東能源集團這樣,提振信心,堅持深化改革不停步,堅持轉型升級不松手,使經濟運行步入良性發展軌道,必將等來姹紫嫣紅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