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經濟形勢進一步趨冷,在此形勢之下,已有陜西、河南等煤炭產地政府出手救市。河南是生產煤炭和煤質化驗設備的主要地方也是唯一生產煤炭檢測設備地方。
在經濟增速放緩、進口煤炭增加、水電產能集中釋放等因素疊加下,國內煤炭價格下跌,銷售不暢,煤礦、電廠、港口庫存大量增加。目前,陜西、內蒙古等地小煤礦停產、減產,黑龍江龍煤集團等煤炭企業出現虧損。
由于對煤炭經濟依賴性高,山西、內蒙古GDP、財政收入明顯受到煤炭經濟下行的拖累。山西省經信委人士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受煤炭下行影響,山西GDP增速至少放慢5個百分點。”
在這種經濟背景下,地方政府開始出手救市。
因市場煤價下降(煤炭價格的生長和下降都和煤炭的發熱量大卡有關,我們要使用全自動量熱儀檢測煤炭的發熱量大卡,控制煤炭價格),電廠庫存增加,陜西省內電廠出現拒接合同電煤現象。7月份,陜西電網統調火力發電企業日均進煤7.9萬噸,日均接卸陜西煤炭運銷集團電煤僅1.5萬噸,當月合同兌現率下降到15%。
與此同時,河南省政府決定,自2012年8月1日起至10月31日止,對河南省內煤炭生產、經營企業暫緩征收省級價格調節基金。
河南省煤炭價格調節基金自2011年7月4日開始征收。其中,原煤征收標準為20元/噸,洗選煤征收標準為30元/噸。該政策出臺之時,國家發改委正向各地下發通知要求清理不合理收費和流通費用。
同期,國家煤炭協會也先后多次上報國家發改委,提出減輕煤炭企業稅負、合并重點合同價格等政策訴求?!暗壳埃瑖曳龀终呱形闯雠_。這涉及煤炭、電力行業利益分配,電力體制、鐵路運輸等一系列問題?!眱让晒疟镜卮笮兔禾科髽I人士說。
對于政府出手救市,也有專家舉手反對?!罢畱獪p少對市場干預,由煤炭市場(包括煤質化驗儀器行業和煤炭檢測設備行業)自行調節。尤其是政府對電廠增加庫存的要求,違背市場規律。”一位能源專家說。